百姓无粟米充饥,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(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)

 203

西汉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称庄子(庄周)的文章喜好采用寓言形式来明理,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,夏虫不可以语于冰。”这句《庄子》中的话,就有寓言的某些特征,从中可以看到庄子作为道家人物的思想脉络。

百姓无粟米充饥,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(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)-第1张图片

“大与小的哲理”庄子喜好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来展示寓言故事中的动物,比如《庄子》内篇第一篇《逍遥游》中的鲲鹏展翅可达几千里,一旦起飞可到九天之上。这里的井蛙与大海,就是大与小的对比关系,井蛙生活区域很小,目力所及就是井口那么大,你跟井蛙去谈论无限广阔的大海,井蛙没有大海的形象思维,那怎么能够理解大海的宽广呢?加以引申,就是不同层次,不同理想的人,由于目标大小不同,所以无法达成结果的一致。

百姓无粟米充饥,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(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)-第2张图片

“道法自然”。自然界的大道,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性。道家主张“上善若水”,就是因为水能够服从自然界的固有形态来塑造自己的运行轨迹,而不会与自然本身发生冲突。这里的前提条件是,水必须遇到自然界的实体。而庄子所说的虫子,只能生活在短暂夏天,它的生命期限无法到达结冰的冬天,没有遇到冰冻的可能,怎么能够与夏虫谈论冰雪呢?就像水离开大自然,就不会有道家“上善若水”的结论。

百姓无粟米充饥,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(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)-第3张图片

“逍遥自在”。如果说老子的《道德经》苦涩难懂,那么庄子的思想继承发展了《道德经》的精华,同时化难而易,思想体现得更加具体。无为的出世(或者说是入世的更高层次)思想体现在避世的逍遥自在。就像井蛙与夏虫,虽然空间有限,生命短暂,但是它们活得闲然自得,幸福自在,为什么非得去与大海和冰天雪地相比较呢?难道大海和冰冻的天气就是幸福快乐的彼岸吗?换而言之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不要羡慕别人的风光无限,你怎么知道别人风光背后的无奈和痛苦呢?
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98ks.vip/knowledge-2017.html
转载请声明来自:98k源码网 - 百姓无粟米充饥,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(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)

评论(0)条

您还没有登录,请 登录 后发表评论!

提示:请勿发布广告垃圾评论,否则封号处理!!

    编辑推荐